| | |
精选文章

我有选择不成为俘虏的自由

2018-12-25 作者:Thomas Huebl


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

我知道,

倘若自己无法抛下痛苦与怨恨,

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1918年7月18日—2013年12月5日


维克多·埃米尔·弗兰克尔(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说过一番话,大意是:即使有人在极端环境中剥夺我的一切,想让我沦为俘虏,我仍有选择不成为俘虏的自由。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能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


现实中遇到的事情总会触发我们内心深处的感受。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没有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情绪,而是把生活中受到的冲击跟过去的痛苦经历联系起来,比如曾经经历父亲的家暴,求爱被拒等,那在日后的生活中,就会因为害怕被拒绝而逃避爱情。这当然也是和世界相处的一种关系,但这种关系是扭曲的,让人感到不适,无法帮助我们进步。这时应该要明白的是:父亲打了你,你可以抱怨,但抱怨是没有意义的。反而要去接纳父亲的暴力行为当时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包括日后持续的感受,学会从中走出来,学会成长。这才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面对一件事情,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 要对自我的情绪感觉有所感知,并且去包容和接纳。
  • 不要用过去发生的事情去评判和过度解读自己的情绪。不要说“又来了,之前就经历过这样的感觉”或者“这世界总是和我对着干”。要避免因为过度联想和评判徒增烦恼和痛苦,而是直面现实,解决问题。



01

-

越是活得明白的人

越不能协助对方成为受害者


有些人抱怨家境贫寒,把生活中所有的不顺都归咎于家庭因素。生活中却有另外的这么一些人,他们走进这些抱怨、归咎的情绪中,去体会和接受这些情绪。从而调整好自己,把握好生活。


弗兰克尔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是在极端环境中,个人强大的灵魂也能够指引和鼓舞着我们坚持下去,使我们能保持豁达,而不至于在沉默和绝望中度过余生。


沉默意味着自我封闭,战胜自我封闭需要一种心理补偿机制。很多人的补偿方式是把责任归咎于他人,把自己当成是受害者。我们不能让自己在内心建立起这样的机制,日后也不能帮助他人形成这样的心态。越是活得明白的人,越不能协助对方成为受害者。

因为这只会让对方感到痛苦,毫无裨益。

同样地,要在一段关系中保持清醒,我们也不能做出协助对方成为受害者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做到这些会很难,因为这可能会带来一些矛盾。对方可能会从此避开我们,认为“你不懂我,我需要更多的支持,需要更多鼓励和安慰。”但对方要求的这种“鼓励和安慰”其实是对“支持”的误解。这样的支持只会让对方沉浸在自己的受害者心态中无法自拔。这不是爱,而是对痛苦的加持。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情。真正有同情心的人不应让对方保持不良心态,而应帮助对方从中走出来。


我们要时刻提醒和督促自己,不要继续用扭曲的心态来蒙蔽自己。这不仅能让我们始终保持清醒,而且能促使我们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

02

-

我和我自己、我的痛苦

我的感觉同在


回到受害者的情境当中,比如在一些极端的环境比如集中营里,其实我们是可以清楚区分出受害者和施害者双方的。但我们自己仍然能决定,是否接受受害者这个角色,是否要把责任归咎于外界等等。


如果你说“我是受害者”,就意味着你把责任对给了外界,让他人成为了施害者。换个角度讲,虽然我们从第三方的角度可以看出当时在集中营里谁是受害者谁是施害者,但被认为是受害者的那一方仍然是可以对自己的处境担起责任。



03

-

在生命中总有那么一块领地

在那里我拥有人类应有的尊严


内在科学传统智慧会说,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受害者和施害者,只有互为补充的关联。如果我们始终停留在受害者-施害者的思维模式中,就会失去个人积极发展的机会。我们只有深入去体会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这种关联,才能够不断地发展。


如果你身处于一个有压力的环境当中,从深层意义来讲,这里的人和事与你有某种联结。当这种联结倾向于要去抱怨这种困难和压力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这种困难和压力。当然我们不能牵强附会,说受强暴的女性错在她们自己,因为她们的这种联结倾向对环境产生出受害者-施害者的极端情绪。


我们更多指的是:如果我们自己能全身心地去体会其中的关联,那么它就会转化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样,即使你在外人看来是个受害者,你也不会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你也就发展得更快。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